在轉型中不斷發展
——記78屆校友步社民

步社民,1978年畢業于平湖師范,現為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師范學院副院長、教授。五個層次,兩度錯位,三變方向,十五本書,二十項目,八十文章,一百講座,一向執著,這幾個短語大約可以概括其“主要事跡”。
五個層次。在步社民的從教生涯中,他擔任過幼兒園、小學、中學中師、大學本專科、研究生等五個層次的教師。高中畢業回鄉當農民期間,他在生產大隊的小學里做了一段時間的“代課教師”,最早的幾節課就是在這個小學的附設幼兒班里與孩子們游戲,是為教師生涯的開端。而最近十多年的教學和學術興趣也在幼兒園,是為教師生涯的收官階段,對幼兒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的關注和研究興趣更濃。這個起點和終點,頗有點“禪”意。
兩度錯位。第一次,尚未取得大學文憑卻先做了大學教師,這次錯位發生在平湖師范。1978年平師畢業留校任教后,平湖師范開始招大專班,他以中師生的身份被趕上架子,擔任了大專班的課并任班主任。再任班主任的這個班里,居然還有其初中時的老師。第二次,尚未取得研究生學歷卻先做了研究生導師,這次錯位發生在浙師大杭州幼兒師范學院。2006年,他通過在職攻讀取得了澳大利亞伊迪斯科文大學教育學碩士學位,而此時,他取得研究生導師資格已經兩年多了。
三變方向。在平湖師范,步社民學的是中文專業,此前在老家海鹽縣澉浦中學的高中里代課時也擔任過語文教師,算是“中文”出身。但留校任教后,校長卻讓他“臨時”到政史組擔任大專班政治課的教學。這一“臨時”有多長?20多年!直到調往杭州在浙江幼兒師范任教,仍是政治教師。最近十多年,他擔任杭州幼兒師范學院分管教學的副院長,工作所“迫”,轉向了幼兒園教師教育的研究和教學,此為第三次變軌。
十五本書。平湖師范畢業至今,步社民共獨著和主編了十五本書。前期以《當代中國的社會主義》(此書被中國教育學會師范政教專業委員會推薦為中師教材)、《跟我學禮儀》等為代表,體現一個政治教師的思考成果;近期以《幼兒園教師成長論》(此書為教師成長叢書之一,教育廳指定的教師繼續教育教材)、《幼兒園教育實習指導》(此書為高等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規劃教材)等為代表,體現一個學前教育學教師的思考成果。
二十項目。步社民從教30多年,做教師,同時做研究者。從國務院項目、教育部項目、省哲學社會科學項目、教育廳項目到浙江師范大學項目,大大小小的研究項目做了和正在做的,不下20個。國務院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項目《加強幼兒園教師培養》項目,他是主要承擔者之一,教育部《幼兒園教師專業倫理研究》項目,他是主持人。這些項目目前都處于在研狀態。
八十文章。步社民的文章有生活、教育感悟,也有教育理論、實踐探討。發表的報刊從《嘉興日報》、《浙江教育報》、《中國教育報》到各種教育類專業核心期刊,直到大型綜合類國家級權威期刊《新華文摘》等。轉向學前教育后發表的《幼兒園教師的社會地位從哪里來》、《論教師的專業技能及其超越》等文章在業內產生了廣泛影響。他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寫成的《學前教育的市場化之傷》一文在專業期刊上發表后被《新華文摘》(2009.2)全文轉載,并編入國務院《決策參考》。該文對政府前幾年的學前教育政策提出了質疑,對推進政府更多承擔對學前教育的責任并出臺發展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起了鼓與呼的作用。
一百講座。近十多年,步社民每年平均有不下10場講座或學術報告,足跡遍布全國。從幼兒園、省市教師培訓到教育部國培項目等各個層次,內容涉及幼兒教育前沿熱點、社會變化與幼兒教育問題、幼兒園管理問題、教師成長問題及家庭教育問題等。
一向執著。在教言教,一如既往。與學生,無論曾經的還是現在的,步社民一直保持著熱切的聯系。他一直秉持一種信念:“好教師是好學生成就的”。他曾長期扮演三重角色,既是教師,又是研究者,又是行政管理者。但他一直認為自己出身“貧困”,故而學習進修研究不輟,一直以教師角色為基本身份處在講臺第一線。盡管三變方向,但追求“盡可能好”不變。作為教師,他曾被評為“平湖市十佳青年教師”、“省2211工程名教師培養對象”;在做政治教師時,他擔任了省中師政治學科中心組組長;在做學前教育學教師后,他用不到五年的時間完成了從政治學副教授到學前教育學教授的轉向;作為研究者,其研究項目的層次、發表的層次都達到國內最高級;作為管理者,他曾推動了任務取向的高校二級學院教學基層組織的改革,所撰寫的《高校基層教學組織重構》一文(發表于《教育發展研究》2010.17)被多處轉載和引用,并在多個高校教學管理研討會上作專題報告。